当前位置: 主页 > 争鸣评论 > 观点 >
  • 书法家崔靖:浅谈书法学习中的“心法”

    前几天,和一位学书法的朋友在讨论时,突发奇想的谈到了心法的问题。说到心法,古来有之。儒教讲格物、致知、正心。大书家柳公权曾讲过:心正则笔正。明代的项穆也从正心以便正笔,...

    观点 日期:2016-03-29
  • 时下还有真正的书法家吗?

    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执行会长陈鹏举近日发文说,历史上的书法家,人家并不或者不太看重“书法家”这个称谓,写一手好看点的字是应该的。尽管艺术品行业潜力巨大,但长期存在的制假售...

    观点 日期:2016-03-28
  • 刘玉来:物极必反,国画到了转危时刻了

    如果我们说传统国画已经到了危机时刻的话,绝对会有人站出来说不!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谈到国画的没落,说因为曾抛弃传统皴法将西洋素描手法作皴法使,从而...

    观点 日期:2016-03-27
  • 仿制品是如何做出古瓷中的黄水线与黄水斑的?

    很多古瓷内外会有一道水平的黄线条,线条较宽,色是呈渐浓形,黄线条的一侧有道十分醒目的分界线,越靠近分界线的,黄色越浓。其成因原理同于“黄水线”,区别在于“黄水斑”没有明显...

    观点 日期:2016-03-26
  • 黄健生:画家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

    画家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

    观点 日期:2016-03-26
  • 鉴赏书法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

    鉴赏书法作品的三个基本要素...

    观点 日期:2016-03-25
  • 试论中国画写意创作状态(注1)法

    笔者以为,因写意中国画的技法群是有别于中国画其他技法群乃至其他画种的独特的技法群,故在中国绘画美学领域,制约写意画家进行创作时的心境与动作的“中国画写意创作状态法”应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考察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之所以冠以“写意”二字,乃是为了区别于“工笔”。...

    观点 日期:2016-03-16
  • 感慨

    概括自己的画是一个相当困难的命题,思绪繁杂。我从家庭的潜移默化起步,从临父亲的画到学父亲的老师陈之佛,再追溯到宋画,一步步汲取传统的滋养,但同时也在一步步地背离,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了解与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与融合中,寻找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观点 日期:2016-03-10
  • 创作心得点滴

    周京新 在艺术道路上,迷误的觉醒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心灵也正是在这一次次误失后的觉醒中充实起来。充实的心灵,使得情感更加深沉、细腻,更加准确、纯真。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情感的发挥,有可能构成美妙的幻想和感人的形式,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因为这一和蔼可亲的使者,而赢得了无数颗共鸣的心。然而,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心灵理性慎思的作用,绘画的闲情逸志的时代距离我们太遥远了。现在,理性指导下的艺术形式的创造,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我们每个握着画笔的人,不仅要考虑画些什么,更重要的还得考虑如何去画。 传神写照,岂惟“阿堵...

    观点 日期:2016-01-19
  • 画余说画——水墨写意人物画创作笔记

    周京新 作画时,应该是情真意切、自然投入的,刻意装出来的样子往往很糟。如装做深沉老叟,或是天真稚童;装做正襟危坐,或是不修边幅;装成美西施,或是丑武大;装成醉李白,或是诡诸葛等等,画出来的画,一定十分假。一时作假,自然难免,只怕总不醒悟,一味装下去,终于不识真境。 从不会画到会画,再到不会画,是几个质量完全不同的境界。手上的过程可以有备有略,心里的过程却是无法颠倒的。 水墨是张大关系网,水、墨、笔、纸、色诸系错落相交而章法可寻。千百年来织就的山水、花鸟、人物三张网中,惟有人物这张网显得稀疏零落,不甚景气。...

    观点 日期:2016-01-19
  • 艺有格度 法无定形——水墨写意人物画课程教学话语录

    周京新 在创作当中,人物造型应该有立得住的东西,那就是灵动的意趣。 画里需要造型,就像菜里需要“盐”一样,绘画语言如果缺乏造型因素的主导,就会像菜里没有盐一样乏味。 线的节奏感大有文章可做,可以活泼灵动一些,也可以矜持稳重一些,但是不能做的过分,尤其不能脱离造型的需要,否则会显得做作且不协调。 造型关系是创作中最有利的线索,应该考虑得多一些,那可以作为一条思维主线,由此获得许多提升整体效果的机会——线条与造型的关系,笔墨与造型的关系,色彩与造型的关系,透视与造型的关系,情节意趣与造型的关系……等等。 造型...

    观点 日期:2016-01-19
  • 人物难

    周京新 我始终认为,中国画人物有三个难处:难处之一——形。画人物的,无论立意如何,总离不开造型这一关,若再不甘平平依旧,想求变求好,更当以造型为先,立一定之形意,造一定之形相。可是,看到的,不尽画得到,想到的,不尽画得出,手忙脚乱,形不得出,是难。难处之二——还是形。以人物入画重在得其神气,形在神离,实为无形。不过,无论“以形写神”或是“以神写形”,终少不了形,画里的形,应该是能够体现人物精气神的活形,而两者天衣无缝之合,却极为不易。难处之三——依然是形。画中的人物形象,是从一笔一画做起,无论工写简繁,都...

    观点 日期:2016-01-19
  • 我画《扬州八怪》

    周京新 和以往一样,画《扬州八怪》的念头是偶尔冒出来的。当时,我正苦苦地挣扎在另两张骑虎难下的巨幅工笔重彩画的制作中(研究生毕业创作《空城计》和《胯下街》)。在那种身不由己的处境里,我就像个囚徒似的天天盼着得解放。也许是逆反心理的作用,忽而想到了《扬州八怪》,以及那种与眼前截然相反的表现方式和画面效果,才开始在心里有了些希望,有了兴奋的感觉,干劲儿也足了起来。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也正是为了日后能心安理得地投“汉”,去画那幅心驰神往的《扬州八怪》,我才有耐心屈就在“曹营”里,坚持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待我...

    观点 日期:2016-01-19
  • 仙人寂寞

    周京新 十多年前,在一次以中国画探新为主题的讨论会上,有人提出:梁楷是传统中国水墨写意画的巅峰,因为他太伟大,把水墨写意的路都走绝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另谋出路,不能再搞那一路东西了。由此引起的争议,我已记不清楚,只对此说法耿耿于怀,至今难去。洋洋一部中国绘画史,历经二千余年,自唐宋水墨写意兴起至今,山水、花鸟、人物各路日益分别发展,大家高手辈出,精彩纷呈,惟梁楷是举,恐怕不妥。虽然梁楷笔下人、山、树、鸟俱出,可谓全能,但纵横比较,各有所长,峰峦林立,举推巅绝之说实在有些勉强,以此作为被迫“离家出走”的原因...

    观点 日期:2016-01-19
  • 我的路

    家父周邨生前曾两任江苏省文化局长,是一位博览群书且涉猎甚广而嗜书如命的人,同时他还在太平天国、《三国演义》版本及明清小说、戏曲研究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因而也就自然成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先生等创建江苏省国画院和“新金陵画派”(注26)时的主要支持者与协助组建者之一;而钱松喦先生还是他求学于无锡师范时的美术老师⋯⋯这样也...

    观点 日期:2013-04-19
  • 我 “写”

    周京新 作画的时候,我一贯追求干干净净地“写”。“写”是从书法的“书写性”里引来的一股有型无踪的高贵灵魂,画里的笔墨、造型、意趣等等若与纯正的“写”接上了血气脉韵,就能出落得品洁格高,不同一般。 因此,我从来无心去搞那种因特殊技巧而得特殊效果的制作,我始终觉得堂堂正正、自由自在地“写”远比那些“不可告人”的“制作诀窍”要高明得多,快活得多。我喜爱青藤、八大那般法度超然、出神入化地“写”,我认为那是中国画最经典的、至高无上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将经典法度与经典个性完美合一,独特,洁净,自然,自由,所以永远不会过...

    观点 日期:2013-04-09
  • 水浒闲话

    周京新 自古论及某朝某代的成败兴衰,总是会有一段段爱憎分明的故事流传:皇帝身边出了奸臣,欺君误国使然。《水浒传》中的高俅、蔡京、童贯、杨戬就是盘踞在徽宗身边的“四大奸臣”,他们把持朝政,欺君罔上,鱼肉百姓,贪赃枉法,陷害忠良,尽干坏事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恨之入骨。至于高俅的蹴鞠绝技,蔡京的书法艺术,童贯的仗义疏财等等也一并被视作奸恶之类,不值一提了。这是传统演义史说非善即恶、非正即邪、非忠即奸、非好即坏的脸谱化固定模式,具有相当的误导性。 也做“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在《水浒传》第二回就出场了,他武功...

    观点 日期:2012-12-02
  • 绝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谈谈我的三幅画

    “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这是出自西方现代派的一句名言。笔者则将其作为展示自己研创“线面结合‘散中锋’笔法”(见笔者组画“山魂水魄”图(注1));探求“中国画自由度”(注2)及“‘解衣盘礴(注3)—体验(注4)’(注5)法”;尝试表现方法的多样化以达“‘个展’像‘群展’”的展出效果;并升华为“绝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的座右铭。以下三...

    观点 日期:2012-09-16
  • 论当代中国画的文化构成(注1)

    研究当代中国画的文化构成及中国画文化构成中东、西方文化的最佳契合点,是自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对当代中国画的冲击所带来的新课题;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21世纪中叶使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的提出更使它成为本世纪中国画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

    观点 日期:2012-09-16
  • 山水画教学初探:试解树分四歧——封、托、方向线五字诀

    众所周知,树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山水画教学的重中之重。画树则要求分出四歧(枝),也就是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树干及树枝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发展的姿态。比较起来,树干树枝向上下左右发展较易,但难办的是,山水画的创作和教学要求,在表现树的时候,树枝要在左右横出的同时还要有前后出枝。即画出其向前向后(向画面纵...

    观点 日期:2012-09-16
  • 中国画“六法”系统论初探

    ...

    观点 日期:2012-08-16
  • “一笔”再论“山魂水魄”组画——线面结合之“散中锋”笔法

    此近作七幅,一幅较小者系笔者参加“江苏省国画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小品展”(图27)之作;其余六幅“山魂水魄”组画则是为首届“胜似春光——2011江苏省国画院新春献礼·贺岁大展”而创作。余以为,此举标志着吾为之奋斗与求索数十载之山水画笔法——“线面结合之‘散中锋’笔法”(简称“散中锋”)已初见端倪。...

    观点 日期:2012-08-10
  • 追求经典·其命唯新 写在“胜似春光——2011江苏省国画院新春献礼·贺岁大展”

    周京新 在文化厅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省美术馆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胜似春光——2011江苏省国画院新春献礼·贺岁大展”即将在新春之际开幕了。本次画展汇聚了江苏省国画院典藏各时期画家作品160余件,离退休及在职画家作品180余件,共计350余件作品,是江苏省国画院自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展览。根据文化厅领导的要求,此次大展项目将确定为江苏省国画院年展,在今后每年新春之际隆重展出。我们希望通过年展形式提升本院创作研究的学术品质,突显艺术品牌效应,为文化强省建设尽职,为文化惠民工程倾力。本次大展有二个首次呈现的亮点:其一...

    观点 日期:2011-01-18
  • 获奖感言

    概括自己的画是一个相当困难的命题,思绪繁杂。我从家庭的潜移默化起步,从临父亲的画到学父亲的老师陈之佛,再追溯到宋画,一步步汲取传统的滋养,但同时也在一步步地背离,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了解与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与融合中,寻找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观点 日期:2010-10-01
  • 规矩有度 方圆无型——关于中国画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体验与思考

    周京新 近年我在课间不多示范,原因之一是我很担心学生会盯着我手里那几下子,盲目无主地模仿。我并非吝啬自己手里那几下子,也从来没有对学生有所保留,我是因为发现了,凡是以往盯着我学的,后来都负重累累,一直脱不了我的影子,后面的路很难走,有的学生跟我读完研究生,毕业多年了,还是摆脱不了我的影子,别人看了不屑,他们自己也会觉得不舒服。教学中,我一向倡导要寻找自己的想法和办法,要准确理解传统,有效把握经典,追求个性表现。明清以前的传统经典可以直接研读、临摹、借鉴,此后的则可以研读,谨慎借鉴,不宜临摹。至于我的东西,...

    观点 日期:2010-05-29
  • 大象有形 写意至上——关于水墨写意绘画艺术本体语言的体验与思考

    周京新 在画里经营出一种自然、独特、精致的艺术语言,是画家本分中必须追求的“硬件”,只要德性、造化、品味到家,加上务实、尽心、得法,是有希望达到的。至于意境、精神或思想等等画里的“软件”,则全看画家的德性、造化和品位了,刻意经营的,往往虚假、空洞、做作;自然形成的,也许真切、实在、可信。(1998-5-20) 今晚被学生邀去杨公井人民剧场看京剧,难得。之于京剧,我不是内行,但一向是热爱的,青年演员的功夫究竟如何且不敢论,单道藉此所有的那么一种神定气静的状态,就令我肃然。如今,大家都忙,忙着各处讨生活,原本...

    观点 日期:2009-12-02
  • 艺术的慰藉

    翻看“中国花鸟画史”有个令我费解的发现,在唐代以前,花鸟画仅存于带有神秘色彩的图腾装饰中,在这些器物上,审美需求是次要的。花鸟画的历史在五代两宋以前一千多年只有薄薄的三、五页,而自五代开始,韩干、黄荃、徐熙……绘画史变成一个时代厚厚的页码,基本是从原始图案一步跨上绘画的巅峰。辉煌的、宁静庄严的、精致得令人惊叹的工笔花鸟画,以一种不可磨...

    观点 日期:2008-02-10
  • 关于中国绘画造型观

    中国绘画造型观是历代中国画家和理论家受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心理结构与历史文化背景影响而形成的造型观点。长期以来,线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中国绘画造型观,以其蕴含了深厚哲学美学内涵的独特表现形式而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并给近代西方绘画造型观的转变以一定的影响。而其自身朴素整体性思维的合理内核亦经演变、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且日趋与人类认识论...

    观点 日期:2006-03-16
  • 谈谈中国画的“自由度”

    中国画的工具——毛笔和宣纸决定其创作时只能“加”不可“减”(挖补是另一回事)。既不同于铅笔画可用橡皮擦;也不像油画可用刮刀刮……由此决定中国画有一个对笔墨、描摹技法的从不熟练到熟练,从“必然”到“自由”的长期掌握过程。故中国画特别强调“熟能生巧”,用笔一巧,力度与味道等便可“生于笔下”,“小幅巨幛”也就“随意经营”(注3)了。故而笔者认为中...

    观点 日期:2006-01-24
  • 感觉语言

    周京新 画画的人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目标,就是寻求并完善属于自己的技术语言。绘画技术语言是与艺术性密不可分的真切实在,它们具有自身独立的感觉方式和不容混淆的艺术品格。绘画语言的技术构造有二个质量标准:一个是要独特,一个是要纯正。确实有与众不同之表,谓之独特;确实有通达畅意之里,谓之纯正。某种绘画技术语言极其艺术价值能被历史性地确立,除了必须具备独特、纯正的艺术品质,它还应该在比较广大的相关领域内,具有比较突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我们必须认识到,古今中外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都是由一个个有贡献的技术语言连接起来的。...

    观点 日期:2005-02-01